當前位置:首頁 / 本地資訊 / 遼源史話 / 正文

遼源早年運靈人

從前在遼源有一種特殊的行業(yè),它就是從事運骨尸的運靈人。在七十二行里沒有這么一行,可是早年在遼源卻存在著這一行業(yè)。要問它的產(chǎn)生由來,這還得從頭說起。

過去在遼源這地方居住的人,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山東、河北一帶來闖關東的人。他們看到遼源這地方地廣人稀、氣候適宜、土地肥沃、物產(chǎn)富饒,認為這里是養(yǎng)活窮人的地方。就在這里落腳謀生。當時人們都管他們叫“離鄉(xiāng)人”。他們雖然人在遼源,但心卻永遠懷念著自己的家鄉(xiāng),思念著自己的親人。從他們與家鄉(xiāng)不斷的來往、郵信、寄錢上來看,就可以說明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故鄉(xiāng)和親人。當年這些山東、河北來闖關東的人,總悲傷地認為自己是離鄉(xiāng)人,活著在它鄉(xiāng)謀生,死了可要回故鄉(xiāng),不愿做異鄉(xiāng)鬼。即或家鄉(xiāng)屬窮山惡水,也不能把自己的一把骨頭扔在外鄉(xiāng),否則就太可憐了。這樣以來就形成一個習慣,一旦有人故去,他們的后人就要把他們的骨尸運回家鄉(xiāng)去,掩埋在故鄉(xiāng)的土地上長眠,讓他們傾聽故鄉(xiāng)的風雨林濤聲。

因為當年沒有火葬場,也沒有火葬的習慣,所以只好等到三年以后起墳,把骨尸揀出來運回家鄉(xiāng)去掩埋了。又因為當時沒有火車,也沒有汽車,所以就只好用花轱轆大木車往回拉運了。這樣一來,就應運而生,在遼源就出現(xiàn)了拉運骨尸送靈這一行業(yè)。

當年在遼源有七、八家干這一行業(yè)的,他們分省分縣各包一片拉運骨尸。老百姓給從事這項職業(yè)的人叫“拉靈人”,給他們拉骨尸的車叫“拉靈車”。當年這些運骨尸的人家,一般都住在城外沒有人家的偏僻處。因為在人多的地方,老百姓有說道,干不了這一行,所以他們一家一戶的住在那里,附近也沒有鄰居。他們都供神佛像,常年香火裊裊。一家一個大院子,備有拉靈車馬。在拉靈車上還刻有“運靈回鄉(xiāng),行善積德”、“車行千里路,人馬保平安”的字樣。當年每個拉靈的都有自己固定去的縣境方向,一般常年不變。他們每往關內(nèi)送一次骨尸,一般需要走兩、三個月時間。一年只能拉運四、五次。如有用車者,須事先和他們打好招呼,在他出車前起墳,把骨尸送去。當年老百姓起墳說道還挺多呢。起墳前要先說幾句“爹呀!媽呀!給你老搬家來了,送你老回家鄉(xiāng),保證給你老搬好家?!钡鹊鹊脑挘缓蟛拍軇油疗饓?。在起墳揀骨尸時,要戴紅手套,用紅色筷子一塊一塊地把骨尸夾起來,用紅布包上骨尸,裝在一個小棺材里。起完墳后,那墳口不能再埋土,要露天放在那里,表示已經(jīng)搬家了。而且還要到城隍廟(當年在今市清真寺處)找道士起“路票”。據(jù)說沒有“路票”的回不了故鄉(xiāng),就要做異鄉(xiāng)鬼。

當把各家骨尸都集中到一起以后,運靈人趕著拉靈車就要啟程了。各家的后人去送行時,也是哭天喊地,個個流眼淚,一片凄慘的景象。這時只見一車拉著二十多個小棺材,個個拴著紅布條,棺材頭上寫著姓名男女、老家住址和故去時間等等。因為骨尸不能見陽光,所以在靈車的上面還蒙著席子和黃色桐油布,來防止日月星光的照射和風吹雨淋。

當年誰家運骨尸,都要給很多的運靈錢。運骨尸的人要把人家的骨尸完好地運到原籍,不受損失。當拉靈車一起程上路,干這一行的家人,就開始天天燒香磕頭了,祈求神佛保佑他一路順利,一路平安了。

干運骨尸這一行的人,雖然都是多次來往于關內(nèi)關外,是輕車熟路,但是要把人家的骨尸運輸?shù)綆浊Ю镏?,一分不差的給送到原籍去下葬,也并非一件容易之事。運骨尸一趟幾千里,風餐露宿,晝夜兼程,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。當年靈車一上路還都帶著很多黃表紙和紙錢(用黃表紙剪成的大錢),拉靈人還都帶著盒子炮(土槍)。有時靈車上坡上不去了,就停下來燒幾張紙,意思給小鬼點買路錢。然后繼續(xù)趕車往上拉就能上去了。有時遇到了旋風,還認為是鬼變的風,就扔紙錢。有時夜間趕路遇到了鬼火(磷火)或鬼燈籠(大量的磷被風吹得直跑的磷火),就滿天撒紙錢,意思是給小鬼交過路錢,才能向前趕路。有時遇見胡子劫路,就開槍和胡子對打。他們有時遇到惡劣的天氣,大風沙刮得人直栽跟頭,車馬也拉不動了,也只好等待風停了以后再走。一路風雨霜雪,人困馬乏,好不容易遇到了村莊。但人們遇到了這樣的靈車,都躲的老遠,客棧也不愿意留宿。有時為了住一宿,解解乏,只好把靈車拴在離客棧二、三里地遠的野外,才能住上客棧,睡上一宿覺。昔日拉靈人,都是歷盡艱辛,才能運送完一次骨尸的??梢娝麄儺斈甑牟灰琢?。解放后隨著交通運輸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特別是殯葬風俗的改革,這一行業(yè)就不存在了。

早年人們認為父母故去了,把父母埋在異地它鄉(xiāng)是一種不孝不敬的行為。他們千方百計也要把父母埋在家鄉(xiāng)的老墳塋地,也不愿落個不孝之名。從此來看昔日遼源作為東方文化的角落,是不乏孝道之至的一種高尚的人之情理精神。

(作者 張錦春)


0

下一篇:遼源向陽山森林公園蝴蝶翩翩飛

上一篇:好消息?。〕醺咧挟厴I(yè)可直接進入高鐵工作了

網(wǎng)友留言評論(0)
 
文明上網(wǎng) 禮貌發(fā)帖 0/300

客服電話

6111111/6666669

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六 8:30-17:00

客服QQ點擊咨詢

抖音平臺官方賬號

ly0437com

Copyright @ 2004-2019 0437.com All Right Reserved @遼源信息港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| 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聯(lián)合辟謠平臺 | 吉ICP備13002594號